中國少年兒童文化基金會會長、商會藝委會秘書長闞麗君用愛心傳播英雄故事
10月19日, 商會藝術委員會秘書長闞麗君再次作為主持人,出現在黑龍江衛視——向“天眼之父”南仁東致敬的節目中,次檔節目是由黑龍江衛視與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聯合制作的大型禮贊英雄勵志節目——《致敬英雄》。
南仁東的名字,與FAST密不可分,生前身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的南仁東,曾任FAST(天眼)工程首席科學家兼工程師。1994年,南仁東提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天眼)工程概念,它被譽為“中國天眼”。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是直徑350米的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為了實現“天眼”夢想,節約研究經費,南仁東用十二年時間跋涉在祖國西南大山,走過一千多個洼地,尋找合適的“天眼”落腳點。經過二十二年潛心研究,2016年9月25日,“天眼”工程在貴州省平塘縣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它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望遠鏡。然而,距離“天眼”啟用一周年還有十天的時候,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因病逝世,永遠閉上了雙眼……
十天之后,FAST(天眼)發現兩顆脈沖星,傳回數據,完成“首秀”。2018年10月15日,國際永久編號“79694”小行星,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正式命名為“南仁東星”,這顆代表中國人科學精神和奮斗精神的明星,將在太空繼續守望這片他曾經辛勤耕耘的土地。
“別人都有自己的大設備,我們沒有,我挺想試一試”,南仁東把一個樸素的想法落成國之重器,歷盡艱辛。建造“天眼”的地方從無路可走到貴州當地百姓自發修路13公里;南老成就了中國獨一無二的項目,使得我們在天文領域探索水平領先世界20年。項目從不被看好,到名聲大噪,隨之而來的是對南老鋪天蓋地的報道,南老大多婉言謝絕。
致敬英雄,奉獻愛心
闞麗君,這位當年中央歌舞團美麗端莊的報幕員,在1980年中秋夜的新星音樂會上脫穎而出,一夜成名。她一改往日報幕員簡單地預報節目的俗套,以優美的主持串詞,將音樂會主題、歌手和歌詞大意融匯一體介紹出來,令觀眾耳目一新。
闞麗君因此被多家媒體稱為中國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主持人。從中國“主持第一人”到馳騁京城演藝圈的影視歌畫跨界藝術家的她被評為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會長。
祖籍山東,生于哈爾濱的闞麗君,作為軍人后代,英雄情懷早已融入她的血液里。她至今記得父親給她講過的孟良崮的故事,切身感受到精神啟蒙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新晉”黑龍江省政協常委,看到國內衛視平臺還沒有一臺禮贊英雄的節目,她主動提出與家鄉黑龍江衛視共創節目,她希望建立一個開創性的平臺,培育青少年的美德,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他們傳承中國精神信仰。”在闞麗君執導的這臺禮贊英雄——南東仁的節目中,再現了英雄的品格、人格和敬業精神,南東仁的事跡深深打動了無數觀眾,他不僅是中國科學事業發展的筑夢人,更是人們心目中永遠的英雄。
闞麗君